张春珍 教授 宁夏大学
2012-3-19
一、育雏前的准备
(一)制定育雏计划
1、确定鸡种,
即确定养种鸡、蛋鸡;
褐壳还是白壳等不同用途或类型的鸡;
更重要的是养什么品种。
2、育雏时间
依据:①鸡群周转计划。四季均衡供应市场的鸡场,主要是根据鸡群更新计划确定。
②根据市场蛋价变化规律确定。
③根据本场饲养条件,蛋鸡生产期尽可能避开高温
3、确定育雏数量
依据:更新的成年鸡位数除以育雏、育成率和淘汰率,一般按90%计算。
因此育雏计划就是品种、时间、数量及其配套计划。
(二)育雏舍的准备
1、鸡舍及设备维修与准备
鸡舍要围绕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来准备。
环境控制、饲养设备要保证雏鸡的正常饲养需求。
2、鸡舍的消毒和空置
应按“清扫—冲洗—喷洒消毒—空置(7d)—熏蒸消毒—空置(7d)”程序进行。
3、用具及药品准备
除准备好育雏必须饲养用具外,还要准备好、饲料、药品、疫苗、燃料、育雏记录等。
4、试温
雏鸡入舍前3d开始试温,使育雏室温度达到育雏要求。雏鸡活动区达33℃。
(三)雏鸡的选择与运输
1、雏鸡的选择
(1)种鸡及孵化厂的选择
种鸡—高产、健康、品种优良、产量期适中,此类种鸡孵化的雏鸡者优。
孵化厂—设备好、无污染、孵化率高,出雏时间正常。
(2)免疫的雏鸡;
(3)健壮雏鸡——腹部吸收好、脐部愈合好、反应灵敏、富有弹性、不脱水不干燥。
2、雏鸡运输
①尽量出壳24h内运至育雏舍。
②最好避开夏季高温时段和冬季寒冷时段。
③利用雏鸡专用盒。
二、培育雏鸡的备要条件
(一)温度 管理
(二)湿度 管理
(三)通风 管理
(四)光照 管理
(五)密度 管理
(六)饲养
三、雏鸡的饲养管理
(一)雏鸡的管理
1、适宜的温度——主要指雏鸡活动区的温度。
雏鸡对温度变化最敏感,10℃的环境温度就可致死。
(1)控温程序:1~3d:33~35℃,
4~7d:31~33℃,
以后每周降2~3℃至室温20℃。
一般4~5W即可脱温。脱温要有3~5d的时间作为鸡舍内外环境温度的逐渐过渡期。
(2)高、低温度对雏鸡的影响
温度过高,雏鸡饮水量增加,采食量下降,容易拉稀;温度过低,雏鸡运动减少,体热散发快,影响增重,严重可能诱发白痢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育雏温度。
较高的温度可促进雏鸡体内蛋黄进一步吸收,雏鸡发育健壮,生长整齐。因此,最初育雏温度可控制在33~35˚C,以后每周下降2~3 ˚C,知道18˚C脱温。
(3)严控鸡舍温度变化幅度。否则极容易使雏鸡糊肛。
(4)看鸡施温 。使鸡均匀地分散于饲养区。
看鸡施温
2、适宜的密度
●密度对鸡群体均匀度有重要影响。
●原则:按雏鸡日龄、品种、饲养方式、季节和通风条件等来调整。
▲1~2W:笼养60只/m2,平养30只/m2 ,
▲3~4W:笼养40只/m2;平养25只/m2;
▲5~6W:笼养30只/m2,平养20只/m2。
密度大,鸡发育不均,易啄癖。
3、适量通风
●鸡代谢旺盛:每kg体重需O2、排出的CO2 均在700ml/h左右;且还有NH3、H2S、CO有害气体。
●致死鸡有害气体浓度:CO2:7%~8%;
适宜浓度:CO2 <0.5%;H2S<10mg/m3; NH3 :20mg/m3
△目的:排污气、进O2 ,同时调温、湿度。
△要求:冬季:0.03~0.06m3/min.只,
夏季:0.12m3/min.只。
4、湿度
要求:10d内56%~70%,10d后60%即可。
生产上一般是考虑前期增湿后期降湿。
5、光照:目的是让雏鸡充分采食、饮水、活动和休息。
原则: 前期光照时间长、光强大,后期较短 或恒定,光强弱。即采取“递减法”光照。
光照时:1~3d:23~24h/d; 4~7d:20h/d
光强:1~7d:20Lx(4~5w/m2)
2~3W:15Lx(3~4w/m2)
以后每周减2h/d至8h/d, 3W以上:10Lx(2~3w/m2)
6、适时断喙
①作用: A.防啄癖(肛、羽、趾、成年鸡的蛋等),减少死亡率;
B.减少饲料浪费。
②时间:6~10d进行。
③方法:利用断喙器进行,一般上喙1/2,下喙1/3。
④注意问题: A.与免疫避开2d;
B.防应激措施,饲料加VK3(2~ 3mg/kg);饮水中加多维等
7、严格防疫、消毒、加强卫生管理
①严格防疫。按防疫程序免疫。
②定期消毒。1次/2W带鸡消毒,每1次/W环境消毒。
③预防加药。饲料中要根据鸡病发生规律添加一些防病药物。
8、其它日常管理措施要点
①定期检测体重或胫长。
每W或2W检测一次,与品种标准比较。
②观察粪便是否异常:颜色、形状,了解鸡健康状况。
③强弱或病残分群管理。
④做好育雏记录。
(二)雏鸡的饲养
1、尽早饮水
雏鸡入舍后即可饮水,饮水可促进剩余卵黄吸收,胎粪排出,利于进食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。
①水质好。初期最好用凉开水或消毒水。
②饮水充足。饮水器数量要充足。
③饮水中适加营养、防病的添加剂。以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,减少应激,防病等。
2、适时开食
雏鸡孵出后,体内蛋黄还没有吸收完,蛋黄仍能满足雏鸡一定时段的营养需要,再加之肠胃发育还不利于消化饲料,故雏鸡进鸡舍后不宜即开食。
宜在孵化出壳后24~36h左右开食,如果长途运输超过24h,则先饮水1~2h后开食。
方法:用浅平盘或塑料布铺在地面或网面上。
开食料:玉米糁或小米等。
3、合理饲喂
①饲喂次数,坚持“少喂助添”: 0~2W,1次/3h; 2~6W,1次/4h。
②足够的料槽食位,保证每只鸡同时采食。
③饲喂量:严格按不同品种的要求饲喂,每次喂料应在30min内喂完P110~111表6-3)。
④饲料规格:可用颗粒料或干粉料。
随鸡龄增加及时更换料槽规格:0~3W用幼雏槽(桶),3~6W用中雏料槽(桶)。
⑤雏鸡日粮要求:高能、高蛋白、高V的全价日粮。
●我国2004年蛋鸡饲养标准:
ME:11.91(2.85)MJ/kg, CP:19%;
AP:0.4%; Ca:0.9%;
蛋Aa:0.37%; 赖Aa:1.0%。
总结:如何提高雏鸡培育效果
成活率、体型指标(体重、胫长)、群体均匀度是育雏效果的三项主要衡量指标,故整个育雏期就应围绕这三项指标是否达标开展。
1、创造适宜的育雏环境条件
① 温度;
② 密度;
③ 湿度;
④ 通风;
⑤ 光照。
2、科学饲养
① 合理饮水;
② 适时开食;
③ 合理饲喂;
④ 科学配制日粮。
3、加强管理
① 适时断喙;
② 严格消毒、防疫;
③ 定期检测体重、胫长;
④ 勤观察鸡群动态和粪便;
⑤ 强弱、病残分群;
⑥ 做好育雏记录。